心脑血管疾病,广义上是指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进入夏季,气压偏低,空气含氧量降低,同时人体水分流失增多,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今天是小暑,小暑时节天气将更趋炎热,日最高气温常常高于35℃。在这样的天气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要预防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在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增加血压测量频率,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规则服用药物,定期复诊和体检。同时应戒烟限酒,肥胖的患者要注意减肥。
2、充分补充水份及合理饮食,每天应保持最少1200ml的饮水量,保持尿量在1500ml以上,在睡前及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勿暴饮冰水,饮食需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菜、豆类和易消化食品,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少吃辛辣煎炸食物,用餐不要过饱,少吃多餐最为适宜。
3、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态。老年患者,应保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到1小时,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0%。
4、适当运动和注意防暑降温,运动时间最好为傍晚,避开早上6时~9时,切忌在烈日下运动,运动要适量,以每天1小时轻度到中度的有氧运动为适宜,切忌过度劳累和时间过长,当出现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特别在温度达到32℃以上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运动后切勿对着空调直吹冷风,这样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开空调时,避免室内外温差大于7℃,室内保持25℃为适宜,避免长时间在空调室内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感到不适时,应尽快就医,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