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编辑: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11-05-26 点击数: 1445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但因为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知识缺乏,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不强,口腔卫生习惯差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口腔软、硬组织在功能和解剖方面产生退行性改变,中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口腔疾病使很多中老年人牙齿过早丧失,导致咀嚼功能低下,影响营养的吸收。某些口腔疾病的致病菌还可以引起或加重心肌炎、关节炎及胃病等重要身体器官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全身健康。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公民有1.3亿之多,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0%,牙周病患病率为85.5%。为了享受温馨又从容的健康晚年,中老年朋友应该注意口腔保健。
那么中老年人应该注意哪些口腔疾病以及怎样预防呢?
一、牙体疾病:(1)牙齿磨耗。老年人的牙齿经过长年累月的咀嚼,牙齿表层的牙釉质产生不同程度的磨耗,严重时深层牙本质也有磨耗。(2)牙颈部楔状缺损。常由于长期横向刷牙而导致的牙颈部磨损。(3)根面龋坏。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缝较大,容易嵌塞食物,如不注意清洁可引起牙齿根面龋坏。以上牙体疾病会引起牙齿遇冷、热、酸、甜时产生疼痛的现象,也称牙本质敏感症。如果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状,应避免过冷过热,过硬及过酸的食物,可尝试咀嚼泡软的茶叶或核桃,多吃大蒜、牛奶等食物。必要时到正规的口腔医院行龋齿和楔状缺损充填(补牙)以及进行脱敏治疗。
二、牙周疾病:(1)牙龈萎缩。由于牙周组织退行性改变,老年人肌肉的咀嚼力下降,牙周组织的功能刺激减少等原因,牙槽骨吸收,从而导致附着于牙槽骨上的牙龈随之萎缩。再者,横向刷牙损伤牙龈或长期牙齿缺失,牙间隙增宽引起食物嵌塞导致牙龈炎症也会引起牙龈萎缩。(2)牙周炎。由于年龄增大,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对口腔的机械冲刷作用减弱,口腔自洁功能下降,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中老年人口腔易受细菌感染诱发牙周炎。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炎可引起牙周组织炎症、牙龈出血、口臭、牙槽骨吸收及牙齿逐渐松动等症状,是中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预防牙周疾病应每天早晚有效、正确地刷牙,适当配合牙签和牙线,祛除藏匿于牙间隙的食物残渣、软垢、牙菌斑;每半年至一年作口腔检查,并请专业人员洗牙,祛除牙石;及时治疗早期龋齿和牙龈炎症,尽量保留能保守治疗的牙齿,一旦牙齿缺失,应尽早到医院镶牙,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避免长期缺牙引起牙列紊乱、牙缝增宽以及一侧牙齿过度咀嚼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病,同时恢复正常的牙列也有衬托面容的作用;安排合理的膳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平时可用手指以合适的力度按摩牙龈,适度刺激牙龈,加强牙龈血液循环,预防牙龈萎缩。
三、黏膜病及口腔癌。常见的黏膜病有口腔溃疡、白斑、扁平苔藓、红斑等,临床上普遍认为与嗜烟、酗酒,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某些黏膜病,如白斑和红斑,可进展为口腔癌(口腔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口腔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8.2%。除去病因是最好的预防方法。1.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时处理因长期龋齿造成的残根、残冠,磨该慢性磨耗造成的锐利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以免口腔黏膜经常损伤和刺激,从而避免诱发肿瘤,2.戒除烟酒,避免过烫及刺激性食物,勿咀嚼槟榔,避免曝晒,预防紫外线伤害;3.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处理癌前病损(可进展为口腔癌的口腔疾病);4.合理作息,均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综上所述,预防胜于治疗,平时的保健也同样重要,祝广大中老年朋友都有健康的口腔,冷、热、酸、甜,想吃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