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肝脏外科 编辑: 袁欣 发布时间: 2024-08-27 点击数: 790
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张生(化名)经我院普外六科(肝脏外科)救治后实现了无瘤生存超12个月的生命奇迹。近日,该病例因为肝癌破裂出血的诊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被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权威杂志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收录并在线发表,成为全国“肝癌综合诊疗”的典型参考病例。
去年2月,中年男子张生因肝癌突发腹痛出血几近休克,被送来我院急诊医学科抢救,经肝脏外科医生会诊评估,张生为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因肿瘤巨大且伴有子灶,初始不可切除,遂先由我院普外六科(肝脏外科)陈德雄副主任医师为其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止血。
患者经介入、消融及靶向、免疫多模式综合治疗后施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已无瘤生存超12个月
入院后,张生转入普外六科(肝脏外科)住院治疗,病情平稳后,他接受了4个疗程的序贯靶向和免疫联合子灶消融,肝肿瘤被成功降期。普外六科(肝脏外科)何涛主任医师又为他施行了腹腔镜探查+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提示病灶已完全坏死,没有肿瘤细胞残留。
自发破裂是原发性肝癌致死率极高(25%~75%)的并发症,仅次于肿瘤进展和肝衰竭 [1]。自发性破裂肝癌患者自然中位生存时间仅1.2~4.0个月[2],救治难度大,疗效差。张生经我院介入、消融及靶向、免疫多模式综合治疗后施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已无瘤生存超12个月,实属不易。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CMCR)是国家级大型临床案例成果的发布平台
据我院普外科主任兼普外六科(肝脏外科)主任秦春宏介绍:“无瘤生存是改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长期预后的最重要条件。根治性切除肿瘤联合腹腔冲洗能使患者达到无瘤生存状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手术机会。自发性破裂肝癌多为分期较晚的肿瘤,通常需经过强效的综合抗肿瘤治疗才有希望争取到手术切除机会。”
科室简介
2021年5月,我院组建普外六科(肝脏外科),建设北部湾区域一流的肝脏亚专科诊疗中心。在学科带头人秦春宏博士的带领下,打造了“手术刀+介入+微波消融+靶向+免疫”的肝病多学科诊疗特色,能独立开展肝癌微创外科手术、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物理/化学消融、SBRT(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外放射、粒子、钇90微球内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及PVE(门静脉栓塞)等技术。在粤西地区率先开展不可切除肝癌“双转化”治疗,致力于肝癌综合治疗新方案的研究。已开展了相当数量的肝癌微创外科治疗、微波消融治疗、介入治疗、靶向和免疫治疗,为区域肝病患者提供了优质诊疗服务。
专家简介
秦春宏 | 科主任
● 普外科主任兼普外六科(肝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 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医学课题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含SCI,中华医学会系类论文)。《医学生临床思维教程》(5年制本科教材)编委
● 技术专长:治疗肝、胆、胰、脾等疾病,如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胆开肝内外胆管取石、胆囊切除、胰腺肿瘤切除、脾切除等
●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陈德雄 | 科副主任
● 副主任医师
● 技术专长:擅长肝癌、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外科、介入、系统治疗,对功能性剩余肝体积不足的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完成粤西第一例肝癌门静脉栓塞转化治疗
●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何涛 | 主任医师
● 技术专长:肝胆胰脾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在粤西地区率先开展不可切除肝癌“双转化治疗”;具有丰富腹腔镜肝切除经验,主刀肝胆手术逾2000台
●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彭观景 | 副主任医师
● 技术专长:对肝癌、肝结节、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规范诊治及微创手术,尤其是肝肿瘤的精准、微创消融治疗
● 出诊时间:周五全天
参考文献:
[1] Sahu SK, Chawla YK, Dhiman RK, et al. Ruptur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eview of literature[J]. J Clin Exp Hepatol, 2019, 9(2): 245-256.
[2] Al-mashat FM, Sibiany AM, Kashgari RH, et al. Spontaneous ruptur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Saudi Med J, 2002, 23 7: 8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