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 来源: 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 编辑: 袁欣 发布时间: 2024-01-02 点击数: 1223
历经三个多月,一位难治性脱机困难患者终于好转出院。患者红姐(化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40岁不到的年纪,却长年遭受肺部疾病的折磨。
20多年前,红姐不幸患上了肺结核,肺部功能受损,落下了病根,平常生活中时常感觉胸闷气短,体力不支,严重时候,走几步路都得停下来休息,病重时候,需要在家卧床吸氧。
▲为患者开展床旁康复训练
今年7月,因为一场感冒,红姐的气喘加重,呼吸衰竭,生命难以维持,紧急送往我院重症医学科综合二病区开展气管切开术,并辅助呼吸机抢救,监护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但“脱机困难”,随即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开始了一场百日艰难的“脱机”持久战。
在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负责人王磊教授和黎月秋护长的高度重视下,迅速组建了由梁丽丽主治医师、蔡琪奕住院医师、李杰六和邹世宽康复师、黎翠萍药师及部分护理团队成员在内的治疗团队,通过对红姐的病情进行细致梳理和评估,制定出短期、中期、长期的治疗目标。即短期实现脱离呼吸机;中期实现拔除胃管和尿管,可以经口进食和自主排尿,并可以床边活动;长期实现封堵气管切开套管,恢复基本生活能力。
▲暖心救治让患者重拾治疗信心
因红姐肺基础功能太差,重度营养不良,呼吸肌和膈肌以及四肢肌肉已经萎缩,卧床抬臂困难,长时间的病痛折磨,特别是这次病情恶化,红姐意志消沉,对治疗一度失去信心,十分消极。对此,治疗团队根据科室弹性探视规定, 按照患者意愿请家属持续陪伴在床边;利用子女远程视频、播放娱乐节目等方式给予人文关怀照护;邀请临床营养师和中医师床边查房,为红姐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并且动态调整。经过一段时间调理,红姐情志好转,身体机能逐渐恢复。
治疗团队又为红姐评估心肺功能、呼吸肌力量、膈肌功能、咳嗽反射、吞咽功能等,量身制定每日康复治疗方案,并在床边辅助她康复锻炼。护理团队每日监护红姐的指标状况,严格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相关性肺炎预防管理,红姐没有出现感染症状,恢复进度理想。
▲患者为医护团队送锦旗表感谢
经过多学科团队100多天的精心救治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红姐由卧床依赖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衰竭的高危状态,逐步恢复到脱离呼吸机吸氧床边活动,拔除胃管和尿管,可以经口进食和自主排尿,并可以床边活动,再到吸氧步行训练并逐步缩小气切套管,最终摘除气切套管,治疗目标全部实现。红姐靠着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步行出院,这场艰难的“脱机”持久战终于获胜。
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简介
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于今年8月开科,是介于重症医学科病房和普通病房的过渡性病房。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区是将重症与康复两大临床领域有机结合的病区,不仅有专业的重症医学科医师和重症护理护士,还有专业的康复医师协同合作,可在救治严重的原发病的同时,针对患者气管插管、呼吸力量和咳嗽力量弱、肌肉萎缩、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等问题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早转入普通病房或康复回归社会。
联系电话:18507599895(科室总值班);0759-3157756(三楼);0759-3157759(四楼)。
科室地址:湛江中心人民医院12号楼(北部湾急危重症救治中心)3楼和4楼。